用灵魂感悟设计 · 用设计创造价值
WITH SOUL FEELING DESIGN WITH DESIGN TO CREATE VALUE
您当前位置:  设计中国    ⁄    平面设计    ⁄ 资讯内容

平面设计艺术的多元化与统一性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 2019/8/17 10:27:43     浏览:
绿色设计源于人们对于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体现了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性的回归。

  设计,用英文本意来讲,就是开放的(openended),所以它的想象、幻想、空间是广阔博深的,由此可以创意出很多东西,形成多元化的特色,当然这多元化又需与社会的发展产生统一与协调,这才是真正的设计艺术。

  01设计思维的丰呈叠致

  道德设计的定义决定了它的感性与物质性。人们在创造产品功能的同时,也赋予了它一定的形态。而形态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性格,就如同它有了生命力。当设计使产品在外观、肌理、触觉对人的感觉是一种美的体验或使产品具有了人情味时,称之为感性设计。也就是说,设计的产品不仅要功能明确、材料合理,而且产品的形态要有如自然界生物的内在生命之神韵。在工业社会中,设计是以满足人类物质欲望和消费主义为核心的活动。物质性表达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内容的基本方面,产品的所谓艺术性和精神性是附着在产品的物质性上的。物质性是一种明摆在我们面前,但可以任我们去解释和表现的东西。而工业社会的物质文明向后工业社会的非物质文明转变,这将是新世纪设计发展的总趋势,而推进这一转变的关键是信息技术。就是说设计不仅仅用自己的方法研究世界,更重要的是设计研究科学技术对环境与人的生存方式的影响。

  其次,个性是艺术设计的原动力,而真正的个性需要智慧来支撑。设计作品要体现出它的传达信息之功能,并能有效地体现设计师的设计思想,这就是设计风格、个性的出现。个性修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它对个性发展有推动作用,而个性的发展又能使自身的个性积累日益丰富。在艺术创作中,如何去把握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平衡杠杆,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当代的平面设计师,首要的是培养自己的设计感。也就是对设计形式的把握能力。艺术门类之间存在着很多共性的东西。触类旁通是学习设计艺术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最显著的是增强感觉力。然后再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将设计回到理性的轨道上来,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会使自己对设计的理解得到提高和升华,达到入手其内,出乎其外的境界。

  第三,设计与当代最时尚的东西紧密的联系,使得设计师对周边事物变化的敏感性尤为重要。其敏感性取决于设计师的学习和接纳。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既含有一定的天赋成份,但重要的还在于设计师本人的修养及综合素质。由此可见艺术的感知力和设计的原动力。对于设计,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才是掌握设计真谛的唯一方法。

  02设计艺术的前进趋势

  事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物质性,设计艺术也不例外,尽管设计是介于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的思维劳动。但社会人文、经济发展、新技术和媒介的产生将影响着设计。纵观平面设计的发展趋势,设计的未来发展更科技、更便利、更快速;更人文、更自然;更具品质、更振奋人类心灵。真正致力于各项品质提升的作为;坚持良善、道德的社会使命及企业理念。考虑环保,节省能源;朝单纯、真诚、内容并重的设计方向;重视策略及设计目标的有效性。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设计的进步,设计与经济和商业互动,商业的繁荣突出了设计的竞争,设计也是文明社会对高品质生活质量的需要。作为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体,设计更能体现现代文化多样性和人性的多元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多元化和市场的发展,中国社会与经济赋予新兴产业新的机遇和挑战。设计行业作为知识型的服务产业和新兴交叉学科,在企业竞争中扮举足轻重的作用。

  03设计理念的环保意识

  绿色设计源于人们对于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体现了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性的回归。现代经济技术,使社会造成设计的过度商业化,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的重要介质,由于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因而招致许多的批评和责难,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设计的职责与作用。绿色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当然,要达到舒适生活与资源消耗的平衡以及短期经济利益与长期环保目标的平衡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消费者有自觉的环保意识,需要设计师的努力,更需要政府从法律、法规方面予以推进。

  任何一门类的艺术都讲究其协调性、平衡性,当外部和内在及周边的关系协调到极限时,作品也就达到了完美。观赏中国的传统书法作品时,首先关注的是其章法、气韵,而并非个别字句的美观,就是这个道理。在当代社会的设计领域,人与环境一直是设计师们关注的方面,如何使设计与人、环境的多元化、统一性、协调性科到更好体现,已成为当代设计面临的主要课题。(摘自《包装工程》 杜文岗杨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