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灵魂感悟设计 · 用设计创造价值
WITH SOUL FEELING DESIGN WITH DESIGN TO CREATE VALUE
您当前位置:  设计中国    ⁄    人物访谈    ⁄ 资讯内容

倪阳:设计的底层逻辑将被迭代定义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 2021/1/29 9:15:22     浏览:
中国设计者们,以设计、匠心、创新影响着中国设计的发展轨迹,用自己的坚持,引领中国设计走向世界。

  中国设计者们,以设计、匠心、创新影响着中国设计的发展轨迹,用自己的坚持,引领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秉着为设计加冕的初心,网易设计特别设置了“2020年度设计影响力大奖”、“2020年度设计推动大奖”、“2020年度设计匠心奖”、“2020年度设计城市贡献奖”等奖项,以此向中国当代最优秀的设计师们献礼。

  年度设计匠心人物大奖

  在这个追求快速与效率的设计行业里,总有人选择“反其道而行之”。

  他们摒弃浮躁,隐去喧哗,他们选择慢下来,感受美、创造美,坚持“从99%提高到99.99%”的极致追求,用一份沉甸甸的匠心创造一个又一个令世界惊艳的设计作品。

  2020年11月,网易新闻2020态度设计大奖颁奖现场,网易设计向建筑学博士、极尚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设计师 倪阳颁发了“网易新闻2020态度设计大奖之年度设计匠心人物大奖”,以此向中国当代最优秀的设计师们献礼。

  从设计教育到设计再学习,从设计创作到设计组织建构……倪阳老师的人生拥有“创始人”“设计师”、“建筑学博士”、“学会理事长”等多个标签,回顾走过的路,展望未来前行的方向,他认为设计师应当不断审视设计的生存方式,迭代定义设计的底层逻辑。

  恰逢2021年开启,记者对倪阳老师进行专访,细谈设计的过去与未来。

  以下为专访实录:

  记者:如果把您的职业发展过程划分开几个阶段?您会如何划分?

  倪阳: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更看中职业发展脉络的原动力,是因为我对美的执着追求,是对“不美”的反感,对“不美”始终的愤慨。这是我所经历的环境深刻变化过程所导致的,所以它也对一路走来的我产生了根本性影响。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且多样的职业发展趋势和轨迹,回顾过往,仿佛有一个个散落且闪烁的珠子被一条追求美的主线串联起来。如果要划分我的职业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学校从事设计教育的教学工作;第二阶段是跨专业重回读书学习的历程;第三阶段是在相关设计及工程企业获得相应的实践历练;第四阶段是自己创办设计及施工企业,从较单一简单项目类型拓展至全系列的工装项目类型;第五阶段是设计圈的学会协会平台组织的建构发展工作。

  上海德达国际医院

  记者:在这几个不同的阶段,您对“设计”的理解有没有发生变化?

  倪阳:对“设计”的理解在本质方面应该是没有变的,只是不间断地在加深思考与体验。设计是我们人与环境交互过程中一种适应的智慧,一种想象力,设计的成果可以理解为丰富多样的类型产品,是基于问题导向的系统解决方案。由于对设计认知是有不同的层级概念,所以从设计趋势引领性来看,文化及艺术的价值是决定性的。我在设计教育、设计实践、设计运营管理、设计行业集成等很不相同维度的工作经历中感悟颇多;同时,我的设计基础积累,是相对较完整地完成了平面设计和空间设计两个专业的教育和训练,这些综合的过程经历使得我对“设计”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辨。“设计”是理性与感性高度融合的产物,随着时代而产生的观念及产品的产物,“设计”也是有着广义及狭义的两个角度和多个层次的不同理解,“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一种哲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设计”随着时间与自然有机的互动生存适应,充满变数,充满生命力。

  上海德达国际医院

  记者:近些年,国内的设计发展速度可以说是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网上有声音觉得中国的设计还是没有打出自己的风格,您同意这种观点吗?您对于打造中国设计有怎样的见解或建议呢?

  倪阳:风格问题的纠结和讨论必然是持续的,是每个设计师天天在苦恼的问题。我们感觉的到中国设计影响力在逐渐上升,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仅从设计现象维度来谈是不易谈清楚的,不如暂时先放一下。

  从全球大格局来看有着东西方的不同风格的精彩互动与平衡,但在当下西方语境为主导的价值评价体系中,风格的定义也有博弈的成分。

  我们不妨先从日本设计在全球的影响力来进行分析,他们的确是处于经济更发达的状态以及背后有一大批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哲学思想类的世界级大家的涌现和支撑,这才具有了能代表东方设计风格的实力基础。中国的高速发展同样举世瞩目,但软实力的沉淀并非是一朝一夕的,还需要良好的社会生态、健康的发展机制等作为基础环境。

  疫情的出现以及初步的结果令全球对中国文化精神有了不同的解读,所以作为对东方风格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中国,要想在未来世界风格格局中具有一席之地,是否还需有另类的底层逻辑呢?不管怎样,我们在继续的文明进程中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21世纪美术馆

  记者:在设计中,如何做到传统和创新、美学和科学、东西方理念和文化的融会贯通?

  倪阳:这三组对立的问题,实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研究传统的时候是因为有创新的角度,创新又是基于对传统的深刻理解;美学依附于科学,科学再现美学;东西方理念文化同样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这个高度融会贯通是设计师要终生追求的目标。这个平衡术要求我们也需要成为研究型的设计师、变成历史学的杂家,变成对未来痴迷的精灵,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变成找到自己的挖掘者并成为自己心灵的中医师。

  设计还有其他需要平衡的要素。比如,设计师和客户认知、审美的平衡,预算和效果之间的平衡,客户给的时间和设计所需时间之间的平衡等等。

  21世纪美术馆

  记者:最近有什么设计作品对您产生了新的启发和思考?

  倪阳:阿那亚的地产旅游项目令我印象深刻,它从一个烂尾楼盘演变成一个中产生活方式的居住地和网红打卡胜地。实地的场景体验让我感触颇深,这是一个线上自下而上的乌托邦群体与发展商启动设计价值自上而下高度融合的成功案例,是基于对特定人群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精准定位的再现,创造出有持续生命力的生活场景。

  我们看到了设计赋能在生活全生态系统的价值意义,是设计对适应生活、融入生活的智慧和想象力,是设计对服务对象诉求的深度回应,是人文美感韵味及人类精神在设计中淋漓尽致的绽放。

  设计不再是某个被肢解的、所谓专业类型划分的碎片,我们这个时代和时期需要深刻审视设计的生存方式,设计的底层逻辑将被迭代定义。

  21世纪美术馆

  记者:您的作品有没有被外界打过一些标签?您对这种固定标签会有压力吗?

  倪阳:好像还没有这样的经历,但作为设计师及我自身的性格特质是对标签化有着极敏感和高度警惕的本能。另一个方面讲,事实上标签又是一种自然流露,标签的显露有着他的必然性。如果我们以追求作品的态度会竭力突破标签化,以商业的角度会注重效率和标准化,标签化容易操作一些。

  平安金融中心写字楼

  记者:您目前有没有在准备一些新的作品呢?可以向我们透露一下吗?

  倪阳:近期在大健康的项目范畴内尝试设计价值的体现。去年下半年刚完成一个历时3年的大型专科医院;今年上半年会完成一个线上医疗健康平台区域总部的项目。

  记者: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虽然让生活停摆,但也使得设计思维渗透到社会的更多层面。您觉得一名设计师,要有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感?

  倪阳:设计师是一种为社会服务的职业,是发挥设计师个人能力、为需求者实现其愿望和价值的工作。疫情突袭了我们的常规生活,颠覆了过往的生活方式与概念,生活、工作中每个细节涌现的问题蜂拥而至,使得设计思维本能的在逆袭。

  设计师有着敏感捕捉及理性分析问题的本能和技能,要解决如疫情让我们每个人因物理隔离所产生的一系列衣食住行“新规范”的适应方式问题,特别是在疫情极端状态情况下,可通过行业组织提供对政府及管理机构的相关咨询和公益服务,发挥设计师的职业优势特质,为适应疫情、缓解疫情奉献自己的力量。

  平安金融中心写字楼

  记者:2021年准备到了,您可以对过去一年的自己做一些总结吗?另外您对新的一年的发展规划和期望是怎样的呢?

  倪阳:过去一年在具体设计项目实施及学会平台运作工作的过程中,更多审视自己作为微尘的角色和意义价值,在无限小与无限大的游离状态中察觉生存的体验。新的一年期望能实现自己喜欢且胜任的设计项目,期待在设计平台的工作中发挥更多的关注力和想象力。

  平安金融中心写字楼

  记者:作为网易的年度态度设计人物,可以邀请您给年轻的国内设计师一些寄语吗?

  倪阳:拥抱世界的每一种可能性,在选择适应中放飞你的智慧和想象之翼。